許多投資新手或散戶會依據股價高低判定是否該行買入,如果因為股價低而將本金全數投資該檔標的,就陷入價值投資的陷阱,容易虧本。這時,投資人必須考慮本金的回本時間,也就是市場上常聽到的本益比。
本益比
本益比,或市盈率,英文是 Price to Earning Ratio,簡稱 PE或 PER。
本益比是衡量一檔股票需要多少時間回本的參考指標,單位為倍。如果本益比是10倍,則說明投資人需要10年的時間才能回收本金投入的當時股價。
本益比的計算公式

本益比主要有上述2種計算方式。
- 以第一種計算方式為例,假設一家公司市值是100萬,上年盈利是10萬。
帶入公式可得 100萬/ 10萬= 10 PE,可得知該公司本益比是10倍。
➤ 意思:公司盈利保持不變,投資人需要花10年,才能回收投資本金。 - 以第二種計算方式為例,假設一家公司市值是100元,每股盈利是10元。
帶入公式可得 100元股價/ 10元每股盈利= 10 PE,可得知該公司本益比是10倍。
➤ 意思:公司盈利保持不變,投資人需要花10年,才能回收100元股價的投入本金。
如何找到公司的本益比
每檔股票都有自己的本益比,也就是說,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PE值。下列舉最方便查詢本益比的網站。
使用Yahoo Finance
另一種方法是使用Yahoo Finance的查找系統。進入奇摩財經頁面以後,輸入公司名稱或股票代碼,即能出現該檔股票的所有資料,包含本益比。

美股常用本益比查詢網站
- Yahoo Finance (英文)
- MorningStar (英文)
- Macrotrends (英文)
- 財報狗 (中文):需加入會員方能使用
台股常用本益比查詢網站
- HiStock嗨投資
- 財報狗:需加入會員方能使用
- CMoney
Interactive Brokers 盈透證券所開發的專業交易軟體TWS,能夠直接查詢標的的本益比,以及其他專業數據,無須另外連接外部網站,方便投資人快速進出場。

資料來源:盈透證券官方網站
本益比的高低含意
高本益比 | 表示該公司的性質為: 1. 具有成長性 2. 股價被市場高估 3. 在產業中具有很強的優勢,獲利穩定 |
低本益比 | 表示該公司的性質為: 1. 成長性有限 2. 股價被市場低估 3. 產業競爭大,導致獲利不穩定 |
本益比的高低不是絕對。 ● 本益比不是越高越好,也不是越低越好,並不能代表股價的未來走勢。 ● 有些投資人專挑低本益比的公司,看中這類公司股價便宜、回本時間快,但流動性低,可能會被套牢。 ● 有些投資人會先跳過高本益比的公司,認為這類公司股價昂貴、回本時間慢,卻忽略公司的價值或數值所代表的高成長性。 例如,亞馬遜的本益比在2013年達到高峰值,本益比為1100倍。僅看本益比會反應買入亞馬遜需要1100年以後才會回本,故不購入,進而喪失亞馬遜高速發展的黃金股價期。 |
本益比的特點
特點 | 說明 | |
隨交易日改變數值 | 當股價改變,本益比也隨之改變。 由於股價是每個交易日浮動的,因次本益比在每個交易日也不同。 | |
上市公司通常以年計算 | 由於上市公司的獲利較為穩定,在本益比公式當中的Earnings和EPS都是採用年為單位,因此本益比也採用年計之。 | |
與EPS有密切關係 | ● EPS越高,表示公司賺錢能力越強。同時,本益比會越低,回本時間就會縮短。 ● EPS越低,表示公司獲利能力越差。同時,本益比會越高,回本時間就會變長。 | |
並非所有公司都有本益比 | ● 新型公司 盈利能力在短期內可能無法實現,因此可能沒有本益比。 ● 虧損公司 如果一間公司虧損,意味沒有收益,也就沒有本益比。 如果投資人為價值投資者,可以等標的有了本益比時,再行購入。 | |
長期本益比更具參考價值 | 由於不同產業的公司會有不同的週期性,短期本益比反而顯得較不準確,而長期本益比更有參考性。下列舉兩個長期本益比。 ● 滾動式本益比 (TTM) 英文全稱 Trailing PE,為過去12個月的平均本益比,根據季度變化來計算,能更加客觀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營運狀況。也能理解為過去12個月或4個季度的公司財務數據,是為一個準確的數據。 ![]() ● 預期本益比/ 動態本益比 (Forward PE) 1. 即所預測的未來12個月的本益比,依據公司的過去數據來預測未來的EPS,是為一個預測的數據,並非100%的準確指標。 2. 預期本益比通常會由專業機構或個體分析師算出,因此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主觀性,不同單位所預測的預期本益比會因人而異,可能出現被低估或被高估的情況。 ➤ 當 Forward PE > TTM,表示分析師認為未來一年該公司收入可能降低。 ➤ 當 Forward PE < TTM,表示分析師認為未來一年該公司收入可能提高。 ![]() | |
同行業的本益才具參考性 | ● 不同行業的本益比無參考性 比較兩檔標的的本益比時,需在同個產業才具有參考性,因為未來預期和增長是大不相同的。 一般市場投資人在比較兩家公司的本益比後,會選擇本益比較小的標的,也就是回收成本和年限越低的公司,對投資人會越加有利,卻忽略標的所在產業。投資人要切記別誤入數字陷阱。要比較的並非價錢,而是價值本身。 可能出現A公司為特斯拉,本益比20倍;B公司為天然氣公司,本益比4倍,會毫無可比性。 ● 相同或相似產業的本益比不能一概而論 相同行業的公司,也會由於營運模式、獲利來源不盡相同,而有更細化的分別。 例如,Toyota和特斯拉的本益比沒有可比性。雖都是賣車的公司,但是關注市場完全不同。Toyota專注燃油車市場,特斯拉專注電動車市場;前者市場已經飽和,後者市場仍在發展階段。 ➤ 相關文章:電動車概念股怎麼買?年漲140%!20檔台股、美股電動車概念股推薦 | |
不同產業有不同本益比 | 不同產業通常有不同的本益比。能夠成長和發展的產業,本益比越高,反之則越低。 ● 科技股 科技股類的本益比向來很高,時常吸引大額資金參與投資,股價能夠被快速推動,因此本益比通常很高。例如亞馬遜、英偉達等。 ● 金融股、食品股 傳統金融股或是知名食品股,因為沒有突破性成長,本益比通常不會太高。 |
綜上,本益比更適合說明市場對一家公司的成長預期,並非主要的買賣信號,是計算公司估值的重要指標,卻不能單純當作公司的價值。
本益比越高的公司,代表市場投資人對該公司的參與度、期望值越高,認為其前景可觀,願意花更高的價錢買入該公司股票,該公司的本益比也會隨之上漲;
本益比越低的公司,代表市場投資人對該公司的參與度、期望值越低。認為其前景黯淡,開始放空,該公司的本益比就會越跌越多。
與本益比相似的數據,還有股價淨值比。
關於股價淨值比,或許你可以參考:【股價淨值比】什麼是股價淨值比?股價淨值比怎麼算?5大重點一看就懂什麼是股價淨值比!
常見問題:
本益比是什麼?
本益比,或市盈率,英文是 Price to Earning Ratio,簡稱 PE或 PER。
本益比是衡量一檔股票需要多少時間回本的參考指標。
為什麼不同行業的本益比無參考性?
未來預期和增長是大不相同的。